青铜器的价值与收藏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铜锈一般又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由于受水浸土埋及大气的侵蚀,青铜表面逐渐产生变化,它们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这种是俗称的“无害锈”。有害的青铜锈,像绿色粉末,危害性很大,俗称为“青铜病”,即有害锈。有害锈发展起来会使器物损失逐步严 重,并不断扩散,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隔离存放。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 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有些锈层很牢固,不易剔除,可用油泥挫成长条,把锈的四周围住,用滴管滴入溶液,使铜锈软化分解,再用刀剔挖干净,并用水冲洗。要注意有时器物没有必要采取全面的去锈方法,而只需作些局部处理就可以了。
 
  对于带有害锈的青铜器,将其与除锈液接触,使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青铜器有害锈控制住,使之不再发生变化。
 
  当有害锈尚未蔓延开来,仅有些小斑点时,可用氧化银封闭处理。氧化银在封闭潮湿的情况下,遇有氯化物会形成氯化银的棕褐色薄膜,把含有氯化亚铜充分接触。
 
  为了更有效的保护受到腐蚀的青铜器,先将受到腐蚀的青铜器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对‘青铜病’锈蚀区以氧化银法先封闭处理后,再以苯骈三氮唑封护其表面。这种以苯骈三氮唑为主体的综合保护法,是迄今为止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其次是青铜器电化学去锈或电解还原去锈法,都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此 法较适于青铜器有害锈的局部处理,尤其是对有铭文或纹饰的部位效果更佳。
 
  青铜器收藏
 
  青铜器的寿命长短及其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将青铜器置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环境中,可以阻止或延缓其自然损坏的过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是收藏青铜器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其中湿度所起的作用更大。
 
  青铜器对环境温的要求不很严格,但也要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动。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以每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汔量表示。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最大饱和量的百分比。由于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相对湿度。由于水 是青铜器的危害者之一,空气湿度过大,会使青铜器受到腐蚀,因而就要特别注意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青铜器。据测试,相对湿度在45―50之间为宜。而对于 生有有害锈的青铜器则应隔离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35的干燥环境中,再行去锈处理。
 
  空气的污染对青铜器也有很大影响。空气中含微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氢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氯气、二氧化氮等强氧化物等对青铜器都有危害。因此要把它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地方。
 
  观赏时要洗净双手,带上手套,以免汗液留在器物上。拿取青铜器时一定注意轻拿拿轻放,需用双手端住整个器物,切忌提抓耳、环、梁、把等部位,以免这些附近件因锈蚀而脆弱不堪,发生人为的损坏。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