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仿品”骗过文物泰斗 市场成了深渊?
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地区一个名叫凤城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农村老太太翻地时挖出一只青花梅瓶,她按照有关规定将这只梅瓶送到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器型完整,当地博物馆付给了那位老太太600元人民币。
时任景德镇陶瓷馆工作人员、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埋事、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欧阳世彬一眼认出这只梅瓶就是国外学者所著图谱中描述的元代青花瓷器。
欧阳世彬当即花了1000元将梅瓶买走―――就这样,中国瓷都景德镇有了第一件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母本。
自打元青花仿制成功后,景德镇的窑火又重新旺烧起来,刚开始的买主主要是中国港台和日本的客商,价格从几百元开始,后来经营高仿品的瓷商们听说自己的产品竟然被当作文物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便马上将每件仿品的价格从几万涨到几十万元。2005年前后,日本一家博物馆要搞中国陶瓷展览,派出一位造诣颇深的汉瓷专家来到景德镇,要求当地政府租借―件元青花梅瓶去日本展出。当地专家故意拿出两只一模一样的“元青花”梅瓶给日本朋友看,结果那位日本汉瓷专家挑选了那只仿制品。
此事传出后,曾一度使得拍卖市场上的元青花拍品都贴上了大大的问号。对此,咱们中国专家会跟着看走眼吗?
在世的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中,现在公认资格最老、水平最高的挂帅人物要数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老先生。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耿老坦言他在参观景德镇一个青花瓷高仿基地时,面对一些明清官窑高仿品,如果不是知道身处何地,他也会误把高仿品当真品。
许多热衷于文物收藏的人士倒抽了几口冷气:陶瓷泰斗都会看走眼,这文物市场岂不是成了无底深渊?
Coryright Reserved 2008 京ICP备13015013号 技术支持 泽远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