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今年五六月间,一次由半官方机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下称“专项基金”)组织的“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日本淘宝之旅引起了公众极大的争论。
14位报名参加此次行动的民间收藏家,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身份由“到海外抢救国宝的英雄”一下子被人说成了“文物贩子”。
这种语境的变化,反映出民众在面对“如何看待文物收藏和投资”以及“流失文物应该以何种方式回流”等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一个国家的文物,的确是一国文明最为形象的浓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智慧,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与尊严。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以投资为目的的文物收藏也不应归结为对一国文明的不敬,甚至说是亵渎。
说到底,这次所谓的“海外淘宝行动”不过是一次带有半官方色彩的“主题旅游”―一群民间收藏家浮出水面,带着各自的目的去了一趟日本,一览异国风光的同时,又能一路与志趣相投者切磋交流,一起“淘宝”。
我们遍访了这群民间收藏家,试图将他们原本低调的面貌呈现出来;我们摘录了“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日本之行的“淘宝日记”,人们也许能在其字里行间看到情怀;我们采访和邀请了国内文物界一流的专家学者,让他们来谈论和发表自己对中国文物流失与回购行为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发现了国内这样一个分有三六九等的民间收藏家群体。
他们中,有的家族背景极深,财力无限,收藏目的纯粹,完全达到审美境界;有的尽管财力强大,但也只能以卖养藏,以期调整自己藏品的精纯度;有的以古玩买卖为生,但对于爱极之物,也会“在资金流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尽量让这件东西在手里多压一压”……
得承认,参与此次“海外淘宝行动”的收藏者之中,想法现实者有之,但也因其直白而显得可爱,“希望能淘回跟国内有差价的东西,即使没发现好的,也淘上一两件,先把路费赚回来”。
商业社会,用商业手段解决问题,对于文物收藏来说,应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做法。当然,运用商业手段进行投资回购,只应是针对通过合法渠道流失出去的文物。针对那些因战争抢掠、盗凿、盗掘等不道德的和非法的手段而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我们也同意,“回购是再次被掠,二次被盗”的观点。
有人统计过,若要将中国因被抢掠和盗取而流失在海外的“国宝”全部回购,大概需要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现阶段中国两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我们钦佩希腊人民,他们为争取古代巴特农神庙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归还(现存大英博物馆),至今仍在与英国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不惜采用强硬的外交手段)。请听,希腊方面的谈判代表多会说话:“连香港都可以归还中国,为什么古希腊文物就不能物归原主?”